元老级科学家两次错过诺贝尔穷尽一生为祖国如今却鲜为人知

王淦昌,1907年生于江苏常熟,是一名已故的核物理学家。他是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天赋异禀,惊才艳艳,桃李满天下;他淡泊名利,一心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奋斗,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科学领域的元老级人物。

但是由于工作的保密性和他自身淡泊名利的品格,如今却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卓越的传奇人物。

王淦昌天赋异禀,自幼又好学,在1925年8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清华大学。四年后毕业,次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那个群英荟萃的地方,他的成长很快,常常令他的导师迈特纳都惊奇不已。

他刚到柏林时听了一场Bothe用α粒子轰击铍核产生强贯穿辐射的报告,Bothe将它解释为γ辐射。但是王淦昌却对此感到怀疑,他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想到了另一种实验方法来解释该结果——使用云雾室做探测器,重复Bothe的实验。这种实验方法对仪器的要求很高,苦于仪器的限制,王淦昌做不了这个实验,虽然他多次向导师建议使用此方法,但迈特纳没有采纳。

直到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Chadwick)按照王淦昌的思路进行了该实验并大获成功,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中子。1935年,查德威克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迈特纳十分惋惜地对王淦昌说:“这是个运气问题。”这就是他第一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33年12月,王淦昌获得了博士学位。一取得博士学位后,王淦昌就决定回国。当时中国的国内物理研究的条件很差,远不及柏林,于是就有人挽留他,他却回答到:“我是学科学的,但我首先是中国人。现在,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我要回到祖国去为她服务。”

1934年4月,王淦昌就回到了祖国。他认为人才是最重要的,就先到山东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后到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在此期间他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物理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

1941年初秋,王淦昌写出了一篇短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并寄往美国《物理评论》的出版社。该短文刊出后,仅仅过了5个月,美国物理学家艾伦就按照王淦昌的论文所提出的建议完成了探测中微子的实验的。

物理学家们对中微子的探测是一个漫长的接力赛,艾伦并没有能够跑到终点,持最后一棒的是另外两个美国人:莱因斯和考恩。当时身在中国大西南的王淦昌,一直梦想着能由中国人探测到中微子的存在,但是苦于时间与环境与仪器的限制,王淦昌再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1956年,在美国加州萨瓦河畔,莱因斯和考恩用强大的核反应堆做实验,终于比较精确地获得了中微子存在的确凿证据。将近40年之后,莱因斯因在实验中首先发现中微子的存在而获得199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莱因斯获奖的消息传来时,当年走在探测中微子最前沿的王淦昌已经88岁高龄,他淡淡地说,荣誉应当归于最后做出结果的科学家。至于他内心在想些什么,我们就无法得知了。但毕竟,实验物理的重大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先进的实验设施,而不仅仅是理论和方法。

1952年,王淦昌与吴恒兴、林传骝赴朝鲜战场,完成了探测美军是否使用原子武器、投掷放射性物质的任务。同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59年,王淦昌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中,带领他的小组从4万对底片中找到了一个产生反西格马负超子的事例,发现超子的反粒子,再次引起国际学术界轰动。

实验目的达到后王淦昌迅速回国,受命秘密地参加到的研制工作中,负责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当时刚刚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王淦昌接到了中央的通知:希望他参加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并要他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改做他不熟悉但是国家迫切需要的应用性研究,最后问他是否愿意改名。王淦昌毫无迟疑,当即写下了“王京”两个字。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要放弃他已经拥有的一切,不能在世界学术领域抛头露面,不能交流学术成果,不能获得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科学探索,更不能实现自己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摘取诺贝尔奖的梦想,他只能隐姓埋名地为祖国奉献余生,但是他没有迟疑,他说过一句话:“我愿以身许国!”过了许多年,这句话听起来依旧振聋发聩!正是有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才有了今天!

1982年,王淦昌主动辞去了核工业部副部长和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职务,专门领导一个小组,继续从事激光核聚变研究。在古稀之年,辞去“大官”做“小官”,投身到科研的第一线工作,他保持着一位科学家最难得的品质——无私、正直、治学严谨、淡泊名利。这是一位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人物!

王淦昌先生对中国的贡献太大,短短的文章难以概述,但我们依旧可以从这几个短短的故事当中体会到王淦昌先生的那一颗赤子之心。这样的人物,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铭记!

我想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先生的一段话作文章的结尾:王淦昌先生的一生闪耀着科学智慧的光芒,他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王淦昌先生的科学成就和品德修为,深受世人的尊敬和爱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